齊紅茶系列大寫意中國書畫印拙筆例:
|
拙見引玉 |
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先天優秀載體:“水” |
——形神俱活的時間記錄與再現 |
|
小時候沒啥玩具,不是搶着幫爸爸研墨玩兒就是拿着爸爸的毛筆在報紙上畫着玩兒,一晃兒就是四十多年,這些“玩具”里面的東西卻長到了身上再也沒法割分開來。 中國傳統書畫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可以利用“水的劃跡·暈痕”來清晰地記錄、再現與作者的身心狀態生動一致的審美追求。 研墨讓我慢慢知道了“水有濃淡溼乾”,在報紙上瞎畫讓我一點點兒知道了“水有先後蓄放、起伏快慢、交叉重疊”,而學畫父親的畫兒更讓我逐漸知道了:一定要領悟了“水自己會動”的含義才能進一步接近原作。 “水本無形,墨現其形”,濃淡溼乾的墨色讓我慢慢地看到了乾紙上“水的劃暈”由來,而“水的劃暈”由來又讓我慢慢地看到了其記錄與再現時空里的、作者的身心狀態與審美追求的多彩盎然。 |
齊紅茶系列大寫意中國書畫印拙筆例:
|
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基本載體——“水”中國書畫可以說是利用“水的劃跡·暈痕”而造形的視覺藝術,作品能引發怎樣的感受與精神波動,是由觀賞者與作品間相互作用結果的不同而決定。同時,中國書畫也可以說是作者將與其身心狀態一致的審美追求用“水的劃暈”記錄在紙上的再現,作品能記錄與再現怎樣的內容,可以說是最終取決於“知水、用水的技法境界”。 從出土的“溫縣盟書”、“侯馬盟書”、“子彈庫帛書”、“云夢睡虎地秦簡木牘”等手寫真跡中可以得知,中國書畫用“水的劃暈”來記錄與再現的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在魏晉時代,中國書畫已經基本完成了從實用性到實用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轉換格局,而漢代紙張的發明以及隋唐以后宣紙的出現和普及,又進一步豐富和穩定了“水的劃暈”的記錄與再現效果,讓“水”這個基本載體造形出的中國傳統書畫的獨特藝術魅力更加氣象萬千、豐富多彩。 |
齊紅茶系列大寫意中國書畫印拙筆例:
|
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基本追求——“個性化·形神俱活·寫意傳神”相對於西畫一般的以“平面上的光影關係”為中心的、講究透視比例的、“面堆疊”的寫實再現性造形,中國傳統書畫則側重以“平面上的疏密關係”為中心的、講究形神俱活的“線劃書寫”的、以有形寫無形的、傳神的寫意表現性造形。這種側重追求“線劃”形象的個性化的、身心狀態與內在主觀情感活動一致的、形神俱活、寫意傳神的審美思想,是在書畫同源的中國曆史長河中逐步發展完善而形成的獨特追求。 從史前新石器時代的刻畫符號、陶繪等考古發現中可以得知,“線劃”在文字與繪畫混沌的初始時期就是人類造形的重要手段。就“線劃”本身而言,脫離尺規等工具的“手寫線劃”可以說是最具有人類個性特徵的表現形式,乃至現代社會仍在使用筆跡鑒定來斷定“手寫線劃 ”的個性歸屬,而且直至今天仍在一直使用“手寫線劃 ”的簽名來代表個體意願。 在中國,自中華文明產生後的、日常生活中使用極其普遍的“手寫線劃”——漢字,即使經過了刻畫符號—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等結字演變的過程,但因其象形表意的先天搆造特性,明確地體現出漢字并非是單純符號的拼音文字,而是經過了人類大腦思維的歸納、概括、提煉等主觀活動后,與外界客觀自然物象等相結合的產物。因此漢字的“手寫線劃 ”是兼具了以形傳神的寫意性造形特徵的,可以說書法是亦文字亦繪畫的混合體,從而使中國書法具有了獨特的、超出一般拼音文字的視覺藝術感受性。 自魏晉以來,隨着以“手寫線劃”為主要造形手段的漢字與繪畫的、由實用性向實用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格局轉換的日益發展,對這個載體完全一致的、書畫同源的“手寫線劃”的、以形寫意的審美追求也更加豐富多彩,不僅僅有對文字結搆或客觀物象進行描摹再現的實用性追求,更加側重了個性化的、表現主觀活動的寫意性審美追求,從而逐漸形成了中國書畫的、重視與作者個性化身心狀態和主觀審美追求的筆觸一致的、形神俱活、寫意傳神的獨特審美思想。 |
齊紅茶系列大寫意中國書畫印拙筆例:
|
“個性化·形神俱活·寫意傳神”的基本條件——“時間清晰度”中國書畫是平面靜止的造形,作品再現個性化、形神俱活、寫意傳神的基本條件,可以說離不開靜止作品能記錄與再現的、作者創作時的、生動的、個性化身心狀態的清晰度。道家曰:“道之妙用為神”、儒家言:“氣也者,神之盛也”、佛家偈:“唯我獨尊”,可以說中國書畫不僅僅是注重對作品靜止形象的審美,同時更重視對與靜止形象統一一致的、作者創作時生動的、個性化身心狀態的“時間清晰度”的審美追求。 “時間清晰度”取決於時間記錄與再現的完全性與細膩性,而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基本載體——“水”,對時間記錄與再現的完全性和細膩性可以說是先天優越於其他載體種類的。 |
齊紅茶系列大寫意中國書畫印拙筆例:
|
“時間清晰度”的獨特體現——“靜止·間隔時間的記錄與再現”中國書畫的基本載體是“水”,其獨特的、對靜止、間隔時間的記錄與再現的可能性是先天優秀於其他載體的。 “水”本身無形且有滲透性與洇散性。當毛筆領水移動時,在宣紙上滲水而出的“水的劃跡”可以記錄與再現毛筆的“移動時間”;而洇散性洇水而出的“水的暈痕”則更是可以讓毛筆的“靜止、間隔時間”的記錄與再現具備了視覺感受的可能性。 當毛筆含水落於宣紙上靜止不動時,根據含水量與靜止時間的不同,洇散性會洇水而出大小不同的“水的暈痕”;而向已有的“水的暈痕”再次交叉或重疊落筆時,根據間隔時間的長短不同,會洇出雙方互洇或單方獨洇的、交叉,重疊性的“水的暈痕”。這種對於毛筆沒有起點與終點間移動變化的、對“靜止時間”長短的、以及對“交叉,重疊先後及間隔時間”長短的記錄與再現的能力,是只有中國傳統書畫的基本載體——“水”,才具有的優秀特性。 |
齊紅茶系列大寫意中國書畫印拙筆例:
|
“水”的先天優秀特性——“時間記錄與再現”的完全性和細膩性若將移動毛筆領水滲水而出的“劃跡”比喻為“主觀的神動 ”,將靜止毛筆洇水而出“暈痕”比喻為“神之盛者的氣動 ”,從比喻中可以形象地理解“劃跡”與“暈痕”的滲與洇不是各自獨立存在的,而是表里相應、神氣相隨的自然一體。 用“水的劃暈”對時間進行記錄與再現時,可以沒有遺漏地、完全地同時記錄與再現“移動時間、靜止時間、間隔時間”,這是中國傳統書畫所用載體先天優越於其他載體的僅僅能記錄“移動時間”的優秀特性。 中國書畫是由手寫“水的划暈”線划而筆落神定地搆成的平面形象,而墨現水形的其濃淡溼乾、交叉重疊的不可逆性墨色不僅僅是靜止的造形形象,更是可以極其忠實地、細膩地記錄與再現毛筆“移動的快慢、起伏的高低、 轉折的緩急、停頓的暫久、交叉重疊的先後與間隔的長短”等等的、使與作者創作時完全一致的身心狀態在時間上具有了清晰的視覺感受的可能性,“水”的這種時間記錄與再現的細膩程度也是其他載體所無法達到的優秀特性。 中國傳統書畫的大處着眼可以說是側重以漢字或客觀物象的有形的形,來寫主觀審美追求的無形的意,在細處入手的技法上可以說是用“水”來記錄、再現與審美追求統一一致的、身心狀態的時間清晰度。而“水”的對時間的記錄與再現的完全性和細膩性,則對作者創作時的不可逆性身心狀態的時間清晰度,提供了其他載體所無法代替的、忠實記錄與再現的視覺感受的可能性空間。中國傳統書畫的“水”的時間記錄與再現的先天優秀性,不僅僅每每令鄙人常常贊嘆、自豪於中華文明的偉大和先人的智慧,更是激勵自己去加倍努力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一個原始動力。 |
齊紅茶系列大寫意中國書畫印拙筆例:
|
拙見引玉 長江的泛濫讓良渚文化消失於土層之下,夏禹的治水則使仰韶文化得以延續發展,繼而誕生了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王朝文明,早在殷商時代,被后人奉為中華廚祖的伊尹就明確地、以“凡味之本,水為最始”而闡明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歸納總結,治水與用水可以說是貫穿中國社會與文明發展的一個永恆的追求與課題。 在現今用三維打印機連人形都可以打印出來的時代里,如何去繼承和弘揚以有形寫無形、筆觸一致,形神俱活、寫意傳神的中國傳統書畫藝術,以鄙人一己之拙見則認為在客觀上是離不開“水”這個根本的、連接主客觀“共鳴頻率”的、可以忠實地細膩完全地、清晰地記錄與再現時間的、視覺感受可能性的先天優秀的基本載體的。 由衷祝願祖國傳統書畫藝術日新月異,輝煌永久! 謹為鄙人之拙見引玉,敬請諸位方家多多教正! 2016年9月吉日,齊紅 |
拙見引玉1 拙見引玉2 |
齊夢章 (1937-2011年) ● 簡歷 ● 大寫意中國畫(中國傳統繪畫文人畫水墨畫山水畫花鳥畫國畫)畫風 ● 大寫意中國畫(中國傳統繪畫文人畫水墨畫山水畫花鳥畫國畫)畫廊 1 ● 大寫意中國畫(中國傳統繪畫文人畫水墨畫山水畫花鳥畫國畫)畫廊 2 ● 藝術活動 ● 獲獎 ● 所藏者簡介 |
Copyright (C) Qi Hong (Sai Koh). All Rights Reserved. |